美术课程咨询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咨询,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咨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咨询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对美术课程咨询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
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咨询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咨询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美术课程咨询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
综合思维水平。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咨询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咨询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咨询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咨询之一。美术课程咨询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咨询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咨询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
基本理念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咨询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
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咨询的基本内容。同时,要注意课程咨询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
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咨询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咨询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咨询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
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
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咨询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一)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本次课程咨询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咨询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四个学习领域。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尽管创作和欣赏都涉及外化和
内化两种活动特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偏重于内化。由于美术学习具有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便于学习,本《标准》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外化性行为特征是上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而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后者更注重功能性。"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
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咨询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咨询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此,本《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上述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咨询结构。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咨询和学习活动
第一学段 </p> (1~2年级) 第二学段 </p> (3~4年级)
第三学段 </p> (5~6年级) 第四学段 </p> (7~9年级)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本《标准》没有沿袭罗列具体知识点的方法,而是制订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美术教师是本《标准》最重要的阅读者和使用者。为了帮助教师领会此次美术课程咨询改革的精神,本《标准》对新的观念和方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案例,以便教师能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实施《标准》。
国家课程咨询标准专辑
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
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
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造型·表现 造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p> 第一学段 </p> (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学段 </p> (3~4年级)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
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
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咨询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第三学段 </p> (5~6年级)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
美术语言,以描绘和
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
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咨询和其他课程咨询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四学段 </p> (7~9年级) 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
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
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造型·表现 造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p>
第一学段 </p> (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学段 </p> (3~4年级)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
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
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咨询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第三学段 </p> (5~6年级)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
美术语言,以描绘和
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
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咨询和其他课程咨询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四学段 </p> (7~9年级) 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
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
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7~9年级)